10月24日下午,皇冠球网(中国)高中化学教研组在重德楼210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以“信息技术赋能的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索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由教研组长钱张敏老师主持,全体高中化学教师参加。
活动伊始,余益成老师围绕高中化学《原子结构》这一主题进行了说课展示。余老师以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中的放射性元素氚进行了引入,借助AI豆包技术和5G-MR眼镜展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到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以及构成原子的微粒(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了核素、元素、同位素等概念及其从属关系。
说课结束后,聂济敏老师和陈亮老师对余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他们肯定了余老师在说课中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复杂的原子结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设置更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接着,余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运用AI豆包、MR眼镜及自适应平台等技术赋能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她提到,这些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中,MR眼镜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微观世界,亲身体验了原子结构的奥秘。余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使用这些技术时遇到的挑战及解决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随后,顾春兰老师进行了备课组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分享。她以化学与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的融合为例,详细阐述了化学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她提到,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如何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化学教学的经验和做法。
最后,陈蔚菁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她总结了本次活动的亮点和收获,并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变化。她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赋能的化学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此次教研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研讨,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认识,还拓宽了跨学科教学的思路。与会教师们均感到受益匪浅,表示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赋能的化学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撰稿:余益成
摄像:李万荣
发布:许贞
责编:陈蔚菁
监制:曾宪一